對于很多零基礎想轉行到軟件測試的人來說,培訓是一個相對比較方便、快捷的方式,這時大家更關心的問題是軟件測試培訓靠譜嗎?本篇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!
從表面上面看,軟件測試入門的門檻低,和計算機行業(高收入)不沾邊,所以吸引了很多外專業轉行過來的人,并且通過軟件測試,能解決部分就業困難的人的就業問題。
但是,我們都知道軟件測試是一個技術崗,這是一個很專業的事情,和其他任何專業的事情一樣,需要熱情、時間、投入、鉆研;就如同走路,跑步很簡單,但是要做運動員,要出成績是很難的。
測試很簡單,但是要出效果,很難。
據國家權威部門統計,中國軟件人才缺口超過100萬人,其中很大一部分為軟件測試人才,缺口達到30 ~ 40萬。然而大學卻沒有專門的軟件測試專業,應運而生了大量的軟件測試培訓機構。
測試培訓,有所為,有所不為
1)教學相長,培訓的價值
如果真的要體現測試培訓的價值,那一定要提供個人學習所沒有的、獨特的東西. 什么是個人獨自難以完成,而測試培訓機構應該提供的東西呢?
a、專業的測試環境
真是的測試需要專業的測試環境,
大量的服務器(性能)、真實的測試網絡環境;
終端設備(兼容性);
專業的測試工具、軟件;
個人一般是難以有這樣的資源;
b、測試是一個系統的工作,需要團隊分工、協作;
個人難以模擬出測試流程,測試角色這樣場景;
其實還有重要的一點,
測試需要與人打交道,如何交流溝通,
測試思維,心理素質,溝通技巧很難獨自訓練;
唯有測試培訓能夠有效提供這樣的服務(監督,反饋,強化訓練等)。
c、測試實戰的項目
精心挑選的實戰項目,
不同難度,規模,類型的實戰項目是個人難以涉及到的
d、專業的檢測,監控,學習計劃,監督
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習的效率,縮短學習的周期。
如果培訓機構能夠提供專業的服務,輸出專業的能力,其賺錢無可厚非。
e、專業的老師
有一位或好幾位良師,宛若神助,可以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快速的提升自己。
2)相反,如果培訓只是簡單的重復遍地都有的“21天進階”的內容;
那這個培訓的價值就需要懷疑了; 培訓不是簡單的重復這些常規的東西,需要干貨;
這樣的培訓
要么是學員自己的學習基礎有問題;
建議先獨自自學好了這些再培訓不遲。省錢,省時間。
一來可以檢查自己的基礎,學習能力;關鍵是不浪費。
要么是培訓的目的有問題。
培訓機構無奈,面對沒有基礎的學員,不打基礎能干啥呢;
不管他這個課程的名字多么高大上;
這就是基礎,就是一本教材可以搞定的事情。
1、就業薪資虛假宣傳,薪資動不動就達到一兩萬,不務實,你讓公司里那些做了幾年還沒這個數的前輩們情何以堪。
2、就從老師來說吧,選擇授課老師的實戰經驗比較足的機構,這些老師講的內容基本都是行業的熱門技術,現在有些機構還在講QTP這種業界目前不太流行的工具,簡直就是誤人子弟。
3、選擇小班教學的機構,最好不要超過20個人一個班的機構,這樣老師才能夠照顧到每一個學生,讓每一個學生聽懂,把知識學扎實, 學生太多就算是名師也不能照顧到每一個人。
4、行業內口碑比較好,業界沒有學生的負面新聞,學生對培訓機構比較認可,這種機構把精力放在了學生身上的機構,才是做教育的應有態度。
自學
優勢:金錢成本較低,能夠按照自己設定的學習計劃進行學習,時間安排也比較自由。
劣勢:自學消耗的時間比較長,如果沒有基礎的話,想要自學也是比較難的,相對于有一定基礎的,現在網上的軟件測試資料也比較多, 需要自己去識別哪些是自己要學習的, 不然很容易陷入迷茫。
培訓
優勢:學習時間相對較短,整體學習比較全面,學習內容也比較集中。而且有老師給指導,學習的范圍也是目前行業的熱門技術,學習更有針對性,轉行的效率更高
劣勢:相對于自學,培訓是需要金錢成本,一般的培訓機構學習費用都在一萬五到三萬不等左右,還要加上學習期間的生活費,學習成本比較高,
如果你不是一個自制能力很強的人(你自己也覺得不是),那還是選擇培訓比較靠譜一些
1、選小班 20人以下的小班,學習消化吸收、答疑能由授課講師關注解決,而不是更多交給技術輔導、助教人員。
2、慎選老牌機構,品牌大不一定課程就是最好的,越老的機構也有意味著課程內容更新慢,里面的大部分講師脫離一線企業太久,和目前企業崗位的技能需求相差也會較大。
3、看課程中實戰項目授課的方法模式,以及有哪些項目,主流軟件產品、互聯網產品項目都需要有所覆蓋,提高就業時的公司選擇面。
4、一定要上門試聽,一般機構都是可以免費試聽7天的。試聽目的是感受一下機構授課模式、講師授課風格,同時也可以向班級里其他學員打聽一下反饋。
總之一句話,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